English

七星河考古破译“北大荒”亘古之谜

2000-01-03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李韵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李韵)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三江平原,一直被人们视为亘古荒原。但我国考古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早在汉代至三国时期的500年间,“北大荒”上曾有过众多的人群劳动、生活和繁衍。

本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陆续发现600余处古代遗址,仅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七星河流域就有340余处,遗址的分布甚至比今天的城镇和村庄还要密集。这些古代遗址集中在完达山北麓和各小河流域,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低山丘陵、河边的阶地漫滩、沼泽中的残丘高岗等都有分布。遗址的面貌多姿多彩,有的占地100多万平方米,有房址数百座,修筑设防的围墙;有的占地仅1000多平方米,房址数座,没有防御设施。有的围墙高数米,附设防御用的“角楼”和“马面”,墙外有数米深的壕沟;有的围墙高仅米余,没有附加设施。有的围墙修在聚落外围,用于聚落间的防御;有的围墙修在聚落之内,用于聚落内的隔离。

据研究,三江平原的古代遗址群出现于距今约2200年的汉代,消失于1700年前的三国时期。众多的古代居民突然涌现在三江平原上,是他们偶然间发现了这里的富庶资源,还是这里的气候突然变得适合人类居住?他们突然又从三江平原上消声匿迹,是迫于异族的侵扰,还是发生了自然灾变?从汉至三国的500年间,生活在三江平原上的古代居民,是文献记载中的哪一支民族?他们在这块黑土地上创造了怎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生活在山地、平原、沼泽等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居民,是否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是否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规格的聚落是否反映当时的社会已有等级的差别和阶层划分?壁垒森严的高墙深沟是否折射国家间的战争或部族间的争斗?

为了破译“北大荒”的这些亘古之谜,重建三江平原的汉魏文明,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聚落考古计划》,即“七星河计划”。该计划是依据三江平原汉魏遗址群的保存状况和世界考古学的发展走向制定的。三江平原自汉魏繁荣之后,沉寂了近1500年,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又掀起拓荒浪潮。由于聚落废弃后未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基本上是当时有多少聚落,今天就有多少遗址;当时有多少建筑,今日就有多少遗迹。其保存的完好程度世界罕见。七星河计划自1998年开始实施。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当年9—11月和去年8—11月两次发掘友谊凤林城址七城区。凤林城址位于七星河中游北岸,占地约120万平方米,是三江平原汉魏遗址中规模最大者。两次发掘揭露面积约2300平方米,清理房址28座、灰坑40余座,出土遗物1000余件。该城址有早晚两期居民,晚期居民于城址的中心部位筑起一周长490米的方城,城墙高约4米,四角各有一向外凸出的“角楼”,高约6.5米;四墙中部各有一向外凸出的“马面”,高约5米;墙外有一宽约15米、深约4米的环城护城壕。晚期的居民离开凤林时,几乎带走了全部的生产工具、武器和装饰品,而不便于携带的陶质生活用具则仍原样留存在房屋内。一场大火烧毁了七城区的所有晚期建筑,导致了凤林城的最终废弃。今年6月,文物工作者还在双鸭山畜牧队城址出土了1件铁制的犁铧,表明当时已有发达的犁耕农业。

七星河计划是一项多学科结合、多单位合作、由中国本土中青年学者独立完成的大型综合性课题研究,该计划的实现不但可以重建三江平原的汉魏文明,改写“北大荒”的拓荒史和黑龙江的古代文明史,而且可以为在中国开展聚落考古提供成功的经验,为下世纪人类开发利用三江平原的资源提供历史的借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